为深化新工科教育改革,激发学生创新潜能,6月11日至12日,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青春引擎,智创未来”智能汽车竞赛。本次竞赛由计算机学院主办,计算机学院讯飞长安工坊与攻程狮社团联合承办,并在科大讯飞工程师吴楠、刘力恺带领的教师团队精心指导下,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实验室圆满落幕。镐京学院副校长李宗领出席本次赛事并致辞。




  李宗领副校长在讲话中对大赛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智能汽车竞赛是学院推动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平台,充分展现了新工科建设的成果。他勉励师生将竞赛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融入日常教学与科研,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未来参与更高级别赛事奠定坚实基础。


      竞赛设置团队赛与个人赛,内容紧贴技术前沿,涵盖ROS系统操作、RKNN模型部署、语音指令控制及自动导航等关键技术环节。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智能小车语音唤醒、任务识别、动态避障及精准运送等一系列复杂任务,全面检验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工程实践素养及团队协作精神。
      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其中,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401班组成的团队表现尤为亮眼,凭借卓越的算法优化与硬件调试能力,以全场最短用时完成挑战,勇夺一等奖。获奖队伍不仅收获了荣誉证书与奖品,更赢得了代表学校参加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分区赛的宝贵资格。
赛事评审组专家武奇生教授对参赛作品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作品技术完成度高,更可贵的是体现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深度思考,如通过动态路径规划优化能耗等创新点,精准切中了智能交通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
朱赖红副教授对本次竞赛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说到,本届竞赛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尤其是在ROS系统应用、模型部署优化等环节展现了良好的工程素养。同学们在高压环境下表现出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基于真实项目挑战的竞赛模式,是检验和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